首页

山东羽璃女王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12:32:22 作者:书写岭南风物旧事 散文集《岭南弦歌》出版首发 浏览量:38157

  中新网济南8月8日电 题:从“宝藏茶饮”到养生夜市,中医药掌握了什么“出圈密码”?

  记者 赵晓

  当年轻人掀起“养生潮”,竞相打卡中药房时,传统中医药也在走近他们,于弥漫烟火气的市井街头“扎营出摊”,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。

  消暑解渴的乌梅汤、健脾祛湿的轻身饮、明目乌发的养发茶……入夏以来,多种中药代茶饮凭借实惠、健康、便捷等特点,俘获年轻人芳心。

  在潍坊青州,医院门诊排满购买“宝藏茶饮”的年轻人。“目前,医院中医科推出加味酸梅汤、平肝降脂方、清火利咽饮等10种中药代茶饮,每帖5包,价格12元(人民币,下同)至22元不等,一杯奶茶和咖啡钱就能‘养生’半个月。”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田鹤群介绍说。

民众在门诊选购中医代茶饮。青州市委宣传部供图

  养生茶饮之外,青州市各医院推出的草本精油、针灸刮痧、健身疗法等中医药产品和服务,也备受民众青睐,能满足不同体质人群的调理需求。当地还依托花卉资源和优势产业,研发中医药花卉产品,青州府鲜花饼、状元酥、玫瑰花茶等药用保健食品,引领健康养生新风尚。

  “逛个夜市的工夫就把病看了”“一号难求的名中医在街头把脉开方”“姜枣茶、乌梅冻、健脾丸,中药原来这么好吃”……当下,中医药健康夜市、养生夜市等也在各地走红,引民众蜂拥打卡体验,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分享“夜市SPA贴”。

  3个晚上,45个摊位,人流量近10万人次,提起这个数据,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孙振高至今仍感意外。

  “我们在7月中旬安排专科医生、名医堂专家等,连续3天开夜市,现场异常火爆。”孙振高告诉记者,本以为活动更吸引老年人,但现场年轻人比例却达到了80%,以大学生、上班族居多。

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在夜市上为患者把脉。医院供图

  辨识体质、品鉴膏方、耳穴压豆、学八段锦……一眼望去,每个摊位前都人头攒动。孙振高说,尤其是一些“网红医生”和知名专家,一晚上的接诊量可能接近平常一天的门诊量。

  在淄博市张店区,由当地医院举办的中医药健康夜市体验活动也引民众就诊、咨询、体验不断。10余名中医专家为居民把脉问诊,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,普及中医养生知识,进行中医保健指导。医护人员免费为民众提供针灸、推拿、耳穴压豆等特色服务,并赠送医院精心配置的清热解暑中药茶饮。

  记者搜索了解到,类似火爆的画面还出现在长春、杭州、长沙等城市的街头巷尾。夜市开到哪,哪里就成“流量场”。中药香取代了烧烤味,人手一杯乌梅饮、养颜茶等“中式养生水”,“打卡式”体验刮痧、三伏贴、火龙罐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。

  从中药茶饮晋升“养生网红”到中医药健康夜市异常火爆,从医院推拿、艾灸等护理门诊挤满年轻人到三伏天晒背、练习八段锦等话题刷屏社交媒体,中医药的“出圈”看似意料之外,实在情理之中。

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在夜市上发放代茶饮。医院供图

  在孙振高看来,中医药理论源于生产生活实践,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,其养生思维和方法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饮食起居。“现在国民对健康的需求度、关注度越来越高,通过一些新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,对中医药进行创新阐释、跨界融合,激发了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兴趣和热情。”

  “民众对中医药养生夜市的热烈反响,也让我们看到行业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。”孙振高表示,中医强调整体性思维,在治未病、四时养生方面有独特优势,能通过中药调理、外治方法等增强机体抵抗力,帮助亚健康人群调理身体状态。各地挖掘和利用好这一优势,借助夜市等形式开展健康养生知识普及,将推动“中医生活化”。(完)

【编辑:张子怡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州通过专项普查初步建立起华侨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

在为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时,习主席再次强调,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、团结、进步的美好追求。他还倡议“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,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”,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。

《湿地公约》批准在中国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

1999年出生的姜艺,自幼喜欢唐诗宋词,6岁便开始读四大名著。现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学院,同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词达人,熟背古诗词千余首,曾在《2024中国诗词大会》上有着精彩的表现。

没有“洪荒之力”,怎解“傅园慧之困”?

格尔木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格尔木市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冬春季文化旅游活动,充分挖掘并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,将冬季的“冷”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的“热”动力。这些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,也为当地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,带动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,提升格尔木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。(完)

吉林北大湖霜降节气迎今年秋冬首场高山雾凇

你能想象的最“野”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?近日,在东滩湿地里,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见到了一群长期“野”在户外的复旦师生。他们中,有的人酷爱钓鱼、骑行,有的人喜欢小动物,还有的人喜欢抓虫子、搭帐篷、搞特种兵式的科研。

美国一男子遭入室抢劫后报警 反被警察枪杀

“对万向人来说,秉持和传承就是要做新时代的好党员、好工人。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(中国光彩会原副会长)鲁伟鼎说,听党话、跟党走不仅是老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忠诚信仰,也是新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应秉持的精神传承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